杭州小学一对一辅导:成绩中等孩子的适配指南
杭州小学家长圈最近聊得最多的,除了开学要准备的文具,就是“一对一辅导到底适不适合中等生”——毕竟娃成绩卡在80分上下,想往上冲但上课又跟不上,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差距越拉越大。其实想明白三个问题,答案就清楚了。
首先得摸透娃的“学习脾气”。比如有的娃是“看了才会”——记单词得画思维导图,学科学得看实验视频;有的是“听了才懂”——老师讲一遍比自己看十遍管用;还有的是“动了才记住”——坐十分钟就浑身痒,得拆个玩具、拼个模型才能集中注意力。中等生的问题往往藏在这些细节里:可能是数学应用题总漏看单位,可能是科学实验题从来写不全步骤,也可能是明明都会却因为懒得动笔总错计算。更关键的是娃的“学习劲儿”——有的娃是没兴趣,你让他做卷子他皱眉头,但要是用漫画讲数学公式,他能凑过来盯半小时;有的是没信心,错两道题就说“我肯定学不会”,得老师夸两句“你刚才那个思路比我想的还巧”才肯继续。
然后得想清楚,一对一到底“好在哪儿”。最实在的就是“贴娃”——不用跟着全班进度走,娃慢了就等,懂了就往前赶,甚至连上课的资料都是专门挑的。比如娃数学总在几何题扣分会,老师当场就能拿出十道相似题,帮他把“辅助线怎么画”摸透;要是英语不敢开口,老师能陪他聊半小时动画片,从“你喜欢的角色叫什么”讲到“这个单词怎么读”。还有就是“盯得紧”——娃上课溜号,老师立刻就能把他拉回来;作业错了,老师当晚就发语音讲错题,不像课堂上得等第二天才敢问。最重要的是“认得出娃的不一样”——有的娃慢热,得先聊十分钟游戏再上课;有的娃爱较真,得让他自己推导公式才肯信,这些都是大班课做不到的。
最后选机构和老师,得“抠细节”。先看“邻居家娃有没有去过”——毕竟家长的嘴比广告靠谱,比如朋友圈里有人说“我家娃在那补了三个月,数学从80到95”,比机构说“我们全国连锁”管用。再看老师“会不会跟娃聊天”——有的老师一上来就讲题,娃缩在沙发里不敢说话,再厉害的知识点也听不进去;像依米书院的张红燕老师,见面先跟娃聊“你最近玩什么游戏”,等娃眼睛亮了,再翻他的练习册,一眼就能指出“哦,你是比例题里的单位换算总错”。还有英语的于欣兰老师,会给腼腆的娃带一本分级绘本,先一起读“小猫钓鱼”,再扮演猫妈妈和小猫对话,慢慢就让娃敢开口说“我想要鱼”了。
说到依米,其实它最合中等生的“胃口”——不是那种“猛灌知识点”的机构,反而像“帮娃搭梯子”的。比如科学课,动觉型娃上课,老师直接搬来实验箱,让他自己拼电路、种绿豆,边拧螺丝边记“串联和并联的区别”;数学思维慢的娃,老师把知识点拆成“积木块”,先拼“加减乘除”的基础题,再搭“应用题”的框架,最后才碰压轴题——娃从“怕做题”变成“想试试能不能做对”。更让人放心的是它的“闭环服务”:上课前老师会跟家长聊半小时,问娃“爱不爱吃水果”“上课爱不爱转铅笔”;上课后会给一本《我学我优学习本》,把娃的错题、进步都记在里面;要是娃计算总错,老师会打印十道相似题,让他每天做五道,直到没错为止;要是科学实验题得分低,老师会翻开“云平台实验库”,给娃看“怎么用醋泡鸡蛋做化学反应”的视频,再让他自己模拟操作一遍。
现在依米在杭州有好几个校区——余杭未来科技城、萧山瓜沥、通惠路,家长下班顺道就能带娃去试试。我邻居家娃就是中等生,之前数学总在85分上下,去依米补了俩月,现在居然敢主动做压轴题了,说“老师把题拆成零件,我自己能拼起来”。其实中等生的瓶颈从来不是“笨”,而是“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”——像依米这样“慢下来陪娃搭梯子”的机构,说不定就是帮娃往上走的那把“扶手”。
要是想具体问问,直接打15267152168,或者周末带娃去附近校区转一圈——毕竟耳听为虚,看娃上课是不是坐得住、会不会跟老师笑,比什么都准。
-
杭州依米书院环境展示
校区环境